中国都市报手机客户端
31所高校100多名优秀学子齐聚盛田农业,为非遗技艺注入青春传播力
2025-07-24 18:28  点击:150441

  盛田掌握关键保鲜技术!

  本报讯(记者 仓 超  通讯员 张晓辉)禹州报道:2025年7月23日,来自河南省31所高校的100多名优秀大学生走进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参加由许昌学院组织的“出彩中原”第九届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践行农耕 读懂中国”为主题,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青年学子亲身感受非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产业的创新融合。









  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参观了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现了禹粉的文化历史及实物,让同学们全方位、系统性地了解了禹粉非遗文化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




 

  在 “禹粉” 非遗工坊,禹粉非遗粉匠师傅现场表演了银丝之舞 —— 漏粉技艺,洁白的粉浆在非遗粉匠师傅的手中化作万千银丝,在滚烫的热水中飞舞,令同学们大开眼界。



  许多同学跃跃欲试,在非遗粉匠师傅的指导下亲自上手体验这一传统非遗技艺,在实践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看着非遗粉匠师傅轻松操作,自己上手才知道有多难!” 一位同学在体验后坦言道:“这让我真正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非遗传承太不容易了。”



  在品尝环节,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品尝了“粉一根”酸辣粉和新鲜出锅的红薯粉条,从舌尖上感受盛田农业正宗非遗红薯粉条的品质与美味。


  来自河南大学的一位同学在了解禹粉非遗制作的十八道工艺后,深有触地说道:“没想到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粉条,背后藏着这么多农耕智慧和文化故事。”












  作为“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盛田农业精心打造“参观-观摩-实操-品尝”的完整体验链,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教学资源。大学生在沉浸式实践中,得以深刻理解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

  这种 “活态传承” 模式既丰富了高校实践教育内容,也为非遗技艺注入青春传播力,更凸显了企业在文化传承、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中的社会责任,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鲜活样本。

  中华老字号非遗红薯粉条展示 






发表评论
0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