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辉 通讯员李权 摄影余悦)福建省武夷山市报道:2025年,福建省武夷山市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和医疗卫生普惠,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工业:作为“中国茶业百强县”榜首,武夷山持续深化茶产业全链条升级。2025年,全市茶庄园增至9家,茶空间达21个,武夷岩茶品牌价值连续9年位居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第二。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业加速崛起:意欣竹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选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正华竹木“以竹替塑”项目投产,全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农夫山泉武夷山水产业园新增2条饮料生产线,达产后年税收预计超1.5亿元。2025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贡献率超70%;

城建:武夷山以国家公园1号风景为纽带,打造交通加旅游加文化融合新标杆。2025年,环线新增崇阳溪百里画廊漫游道、滨水茶香径等体验项目,串联起燕子窠“三茶”统筹展示馆、茶检中心等20余个文旅节点,上半年吸引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8%。在城市更新中,武夷山坚持“生态优先”:全年完成国土绿化4062亩,治理违规开垦茶山1147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前列;城市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BOD浓度提升26.2%,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此外,总投资13亿元的鲤城智创中心项目加速推进,规划建设21.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聚焦光子产业等新兴领域,预计2026年投用后将新增年产值超20亿元。

教育:武夷山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5.4亿元,同比增长10%。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50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生超2万人,生均补助标准提升至5元/天。高考成绩成为教育质量的“试金石”:2025年,武夷山本科上线率达70.4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武夷山一中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此外,全市投入2000万元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义务教育学校100%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扩大。

医疗:武夷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截至2025年6月,市立医院核定床位数增至702张,门诊人次达17.97万,床医比优化至1:0.368;市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中药饮片收入占比达20.48%,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6.85%。市立医院门(急)诊次均费用降至175.91元,住院次均费用5376.73元,药品收入占比压缩至26.66%,检查化验收入占比下降至23.64%,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此外,全市基层医疗机构100%实现“一站式”结算,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覆盖率超90%,健康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

武夷山市以“绿色崛起”为笔,以“民生福祉”为墨,在农业稳基、工业强链、城市焕新、教育提质、医疗普惠等领域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随着“三茶”统筹、竹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战略深入推进,这座城市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为闽北绿色发展提供“武夷样本”。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