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
本报讯(记者 仓 超 通讯员 张晓辉)禹州报道:2025 年 7 月 13 日,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赴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实地学习受教育、锻炼能力长才干、服务社会作贡献”。
同学们先后观摩了企业的 DIY 工坊、禹粉文化博物馆、“禹粉” 非遗工坊,以及按制药标准建设的 “禹粉” 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
走进禹粉文化博物馆,详实的史料、实物展示,系统梳理了 “禹粉” 从起源到发展的历程,华夏之源、华夏第一粉、盛田粉史、产业影视厅、钧都粉事、百年粉坊演艺厅 6 个展厅,从不同侧面反映出 “粉都之乡” 的文化、先天优势及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面貌、内涵和发展进程。馆内每一件器具都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让同学们对“禹粉”这一地方特色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纷纷举起手机进行拍照记录。
在 "禹粉" 非遗工坊,同学们详细深入了解了 “禹粉” 制作技艺的十八道工艺,品尝了“粉一根”酸辣粉,其晶莹剔透、筋到丝滑、麻辣鲜香让同学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说非常符合年轻一代的口味。
盛田农业研发推出的 “大宋官粉” 食药同源、功能型蔬菜粉条,凭借独特的理念和优质的品质,精美的包装、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师生驻足。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子,对食药同源食品非常关注,他们说盛田农业能把传统粉条,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营养理念,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多元需求,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企业的创新精神让他们深受鼓舞。
在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展现了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让同学们看到了非遗技艺在当代的创新发展。
实践团队参观了企业的农耕书屋和职工之家。农耕书屋丰富的农业典籍、民俗资料,为同学们了解农耕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职工之家完善的设施、温馨的氛围,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也让同学们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直观的感受。
午餐时间到了,禹粉盛筵开席,碗中的禹粉丸子满口生香,红薯鲜粉软糯筋道,同学们打开味蕾,快乐地享受着禹粉美食。
作为“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盛田农业面向大学生开放实践场所,助力其接触非遗文化、了解现代企业运营。此举既传承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校企联动模式,有效衔接了高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文化素养,也为企业注入了青春活力,实现了多方共赢。
中华老字号非遗红薯粉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