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盛田农业董事长孙溪烽与省级非遗传承人孙继周的陪同下,观摩团走进禹粉文化博物馆。600余件老物件静静陈列,乾隆敕封禹粉为“素鱼翅”的传说娓娓道来,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厚重底蕴扑面而来。


进入非遗工坊,传统十八道工艺的魅力令人驻足:从选薯、粉碎、过滤到漏粉,每一步都延续百年古法。最震撼的是粉匠师傅的“银丝之舞”——漏粉技艺,淀粉浆经漏勺坠落沸水,瞬间凝结成柔韧粉条,现场响起阵阵赞叹。


在品尝环节,“粉一根”酸辣粉、干拌粉的酸辣鲜香,新鲜出锅的纯净红薯粉条的爽滑筋道,让众人直观感受非遗美食的生命力。

当走进十万级净化的数智化车间,现代化流水线与规范操作更让观摩团震撼。“传统工艺守魂,现代科技赋能”,省级传承人孙继周的介绍道出核心:百年粉坊已实现非遗技艺与标准化生产的完美融合。

作为全国非遗工坊的标杆,盛田百年粉坊交出了亮眼答卷。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其带动朱阁、古城、浅井等几个乡镇红薯规范种植,形成产业链。通过系统培养传承人、开设非遗培训,既守护了禹州粉条制作技艺,更吸纳周边群众就业,践行着“非遗工坊带动脱贫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导向。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