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晨光穿透薄雾,集合哨声唤醒沉睡的初心。7月26日凌晨五点,在河南省知青联谊会党支部书记、会长陈爱荣的带领下,五十位省会知青便登上了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大巴。同行的还有各举办单位的工作人员。8小时余的车程,不是简单的旅途,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郑州到延安,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那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下午三时许,大巴载着依然激情彭拜的古稀知青们,来到了习近平主席当年插队下乡的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一个宁静而质朴的小村庄——梁家河村,习近平主席当年在这里生活、劳动、工作了7个年头。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这里,他和乡亲们一起挑粪拉煤、拦河打坝、建沼气池……什么活儿都干,而且干得格外拼命。二、三月份的陕北,冰雪刚刚融化,寨子渠打坝时,他经常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冰水里干活。乡亲们夸他是个吃苦耐劳、干活不惜力的“好后生”。在参观梁家河知青旧居里时,看着土炕、灶台、煤油灯、劳动工具等以及“沼气池”、“知青井”时,知青们也不禁回忆起了自己当年的生活情境,引起了强烈共鸣。


第二天,知青们分别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充分展示了党中央、毛主席在十三年的时间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方面面。从长征终点的破晓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从桌上《论持久战》的手稿到大生产运动的热潮,从抗战胜利的光明到转战陕北途中马背上的运筹帷幄,真实再现了当年艰苦卓绝的情境。参观者们在这里感受到了领袖的沉思与睿智、战士的热血与勇敢、老百姓们的无私支援。

七大之光、复兴之路之杨家岭,在这里547名正式代表、208名候补代表,耗时50天,敲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与新中国诞生锚定了航向。《论联合政府》时的恳切,更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里程碑,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总结,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杨家岭的砖石,砌起了信仰的永恒坐标。

在枣园革命旧址,人们纷纷在“走向胜利”雕像前合影留念,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

第三天的行程从一份贴心的健康关怀开始。清晨7:00-8:00,联谊会的成员们享受了河南大宋惠民和剂国际中药发展有限公司为大家准备的免费体检,特别针对中老年群体常见的健康问题,设置了血压、血糖、肿瘤标志物检测等项目。专业的医护人员现场操作,体检结果当场就能反馈,还会给出个性化的健康建议,使“文旅健康”的主题落到了实处,体现了对大家身心的双重呵护。8:30-10:00,前往开封光明医院参观体验。在这里,大家重点了解了中医理疗、慢性病管理等特色科室。通过医护人员的细致讲解和各类先进设备的展示,大家直观感受到了现代医疗与传统中医的巧妙结合,享受了一堂生动的健康知识科普课,健康养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14:00-16:00,本次“知青回忆·文旅健康”走进延安梁家河红色之旅圆满结束,大家踏上了返程之路。这段三天“红色记忆+健康体验”的双主线之旅,不仅让大家收获了知识与健康,更传承了红色精神。让我们带着这份感悟,在未来的生活中践行“身心共健”的理念,让红色精神永续传承。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