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健康 » 正文

守护健康“最后一公里”,新河镇卫生院为乡村振兴注入“医”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4  浏览次数:159012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袁宏太 通讯员唐辉 廖建丽)常宁报道:在常宁市乡村振兴的蓝图上,新河镇卫生院如一颗坚实的基石,以“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使命,用扎实举措筑牢村民健康防线,让医疗温暖浸润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健康动能”。
  本报讯(记者袁宏太  通讯员唐辉  廖建丽)常宁报道:在常宁市乡村振兴的蓝图上,新河镇卫生院如一颗坚实的基石,以“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使命,用扎实举措筑牢村民健康防线,让医疗温暖浸润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健康动能”。
微信图片_20251014201148_31_130
  偏远村落的就医难题,曾是村民心头的“烦心事”。新河镇卫生院主动破局,在合心村、塘头村等交通不便的村落设立村级全科诊疗服务工作站,以“定时定点”的模式打通服务梗阻——每月15日上午,合心村的工作站准时开诊;每月26日上午,塘头村的村民无需远行便能问诊。更令人动容的是对特殊群体的牵挂:合心村2000名村民居住分散,乡村医生唐政清带领团队扎根于此,不仅精细化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还为100多名重病或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从测量血压到调整用药,从健康指导到康复护理,白衣身影穿梭在村道间,将医疗关怀直接送到村民家中。
微信图片_20251014201148_32_130
  作为常宁市医防融合试点单位,新河镇卫生院早已跳出“只看病”的局限,构建起“诊疗+公卫”深度融合的健康保障体系。从筛选重点人群入手,到为村民开展健康评估、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再到全程跟踪健康管理、及时对接转诊服务,一套闭环式服务流程让公共卫生责任落到实处。村民李大爷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家庭医生不仅定期上门随访,还会提前提醒流感疫苗接种时间;村里的儿童保健服务更是细致,从新生儿体检到成长发育监测,全方位守护着乡村未来的希望。这种“治已病、防未病”的模式,让健康管理贯穿村民生活的每个阶段。
微信图片_20251014201149_33_130
  卫生院的坚守并非“孤军奋战”,多方合力为农村健康网注入更强底气。衡阳市中医医院曾专程赴合心村开展大型义诊,不仅为200多位村民免费诊疗、赠送药品,还深入调研当地土壤条件,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帮扶出谋划策,让“健康”与“增收”实现双向赋能;常宁市更以政策为笔,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行政村医保门诊报销全覆盖,让村民在家门口看病“少花钱、更省心”。市卫健系统的“民情大走访”活动更如春风化雨,工作人员用乡音倾听诉求,主动解决“看病远、报销繁”等急难愁盼,让健康服务更有温度。
微信图片_20251014201149_34_130
  健康是乡村振兴的“底色”,新河镇卫生院的每一项举措,都在为这幅底色添彩。便捷的医疗服务减少了“小病拖成大病”的遗憾,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让村民能安心务工、放心创业;稳定的健康保障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民情大走访”拉近了干群距离,让乡村凝聚力愈发强劲。如今的新河镇,田间有劳作的身影,村头有问诊的诊室,健康与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共生共长——新河镇卫生院用行动证明,守护好村民的健康,就是守护好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