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正文

红色诗人王林栓原创新作:《古树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09  浏览次数:29038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袁宏太)郑州报道:红色诗人王林栓
  本报讯(记者袁宏太)郑州报道:红色诗人王林栓
  古树赋
  王林栓
  夫古树者,天地之灵枢,华夏之根祖也。承亿载之沧桑,蕴千秋之风骨,铸民族之魂柱。其枝凝往圣之智,其干载先哲之悟,于时维新之世,实为励少年之志、续文明之脉之圭臬。盖中华少年者,国之栋梁,族之希冀,当承古树之坚韧,汲古树之浩气,立报国之宏愿,启复兴之新途,此古树精神之时代价值,亦吾辈赓续之使命也。
  古树者,启鸿蒙也。溯盘古开天之初,混沌初分,草木萌苏,古树乃天地之长子,肇启文明之滥觞。《山海经》载“建木高百仞,上有九欘,下有九枸”,通天地之灵犀,接人神之语路;《诗经》咏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念召公之德泽,传仁政之芳誉。观轩辕柏挺峙桥山,历五千载风雨而不枯,伴黄帝圣迹,载华夏初曙;见仓颉柏根植洛水,经八千秋霜雪而弥固,映造字之光,启文脉之途。此等古树,非独草木之躯,实为文明之载体,记洪荒之变迁,述先民之开拓,其灿烂若星河垂地,其厚重若泰山矗宇,令后世仰之弥高,敬之弥笃。
  古树者,集大成也。若夫古树之文化,如沧海汇流,集百家之精粹,成千秋之绝唱。孔子宅前桧柏,伴先师弦歌不辍,传“仁礼” 之道于四海,其枝若垂教之臂,其叶若载道之章;东坡手植苍楠,随居士宦海浮沉,抒 “大江东去” 之豪情,其干若傲世之骨,其根若恋土之肠。《楚辞》吟 “沅有芷兮澧有兰”,借草木喻君子之德;唐诗颂 “霜皮溜雨四十围”,以古柏写英雄之壮。更有兰亭古槐,见证书圣挥毫,墨香融于年轮;赤壁古松,亲历东坡怀古,豪情刻入枝干。此等古树,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纳儒道释哲于一身,其传奇若画卷铺展,其风采若玉璧流光,引世人赏之不倦,品之酣畅。
  古树者,铸丰碑也。至若古树之精魂,乃钢铁为骨,磐石为心,铸不朽之丰碑,励万代之壮志。岳王庙前古柏,枝似利剑指苍穹,叶若丹心映日月,承“精忠报国”之赤诚,抗金之志永不泯;武侯祠畔古楠,干若卧龙盘大地,根若磐石固山河,载“鞠躬尽瘁”之忠勇,兴汉之愿永留存。观今之世,古树保护之潮起,志愿者们怀赤子之心,行守护之责:或测年轮以记岁月,或培沃土以壮根基,或治病害以延生机。驻马店之群英,奔走于丘壑之间,守护古树如护家珍;全国之贤达,汇聚于旗帜之下,传承精神若传圣火矣。其成果斐然,枯木逢春者众,濒危复壮者多,此非独草木之幸,实为文明之幸也。中华少年当承此精魂,以古树之坚韧克万难,以古树之执着追梦想,砺青春之锋芒,展少年之担当。
  赞曰:
  古树枝繁阅万秋,
  虬根深扎系神州。
  承传圣哲千年慧,
  铸就山河百代悠。
  少辈当怀鸿鹄志,
  初心不负少年游。
  赓扬懋业兴华夏,
  再谱华章耀九州。
  ————————
  王林栓:
  中国红色诗人
  中国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郑州诗词学会副会长
  郑州市青少年诗书画学会会长
 
微信图片_2025-10-06_202008_999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