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贵州省清镇市:绿色农业、银色铝业、金色教育绘就新图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12  浏览次数:107245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李辉 通讯员李权 摄影余悦)贵州省清镇市报道:清镇市在农业提质、工业升级、教育强基三大领域交出亮眼答卷。这座以“铝城”闻名的城市,正通过生态农业、绿色工业与优质教育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讯(记者李辉   通讯员李权   摄影余悦)贵州省清镇市报道:清镇市在农业提质、工业升级、教育强基三大领域交出亮眼答卷。这座以“铝城”闻名的城市,正通过生态农业、绿色工业与优质教育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912112438
  农业:清镇市投入22.5万元专项资金,在卫城镇实施2250亩“稻+鱼”综合种养示范项目,通过“政府补贴+农户自筹”模式,为农户提供每亩7.2斤鱼苗补贴。项目预计产稻花鱼90吨,按每公斤40元市场价计算,仅养殖部分即可实现销售收入360万元,实现“一田双收”。与此同时,全市新增800余亩标准化蔬菜基地,通过增施微生物菌肥、银黑双色膜覆盖等绿色技术,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保障贵阳“菜篮子”供应。肉鸡产业持续领跑全省,出栏量突破2440万羽,占全省10.3%、贵阳市60.3%,带动养殖户户均年收入增加11万余元。
微信图片_20250912112432
  工业:作为清镇市支柱产业,铝及铝加工产业在延续强劲增长势头。1-7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18.6亿元,同比增长10.84%,其中铝及铝加工产业产值162.65亿元,占比74.41%,同比增长14.62%。这一突破背后,是“富矿精开·清铝集采平台”的强力支撑。该平台通过大数据整合矿山产能、物流轨迹等数据,实现铝资源分级分类利用,已注册企业55家,完成交易量65万吨、交易额12.9亿元,助力企业采购成本降低5%。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华锦金属镓、南通龙硕铝基新材料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智能开闭车用零部件等10个项目落地建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此外,清镇市还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5户、绿色工厂8户,工业经济“含绿量”持续提升。
微信图片_20250912112426
  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清镇市另一张亮丽名片。2024年全市新增学位4650个,2025年计划再增3695个;近三年补充在编教师1167名,县级教育资金下达量居贵阳首位。在硬件提升的同时,教育质量增强:现有省、市级示范幼儿园16所,“公办强校”品质校6所;清镇一中、四中等高中通过特色发展行动,办学水平提升。特色教育成果丰硕:清镇市实验一小获评全国文明学校,犁倭中学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称号,清镇三中花样跳绳队在全国赛事中斩获金奖,流长小学获评“贵州省绿色学校”。此外,清镇市还通过“职教城”平台,联合贵州技术技能人才市场,为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形成“产教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微信图片_20250912112343
  清镇市从稻田里的生态种养到车间里的智能生产,再到校园里的琅琅书声,清镇市正以农业现代化、工业数字化、教育优质化的协同发展,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座“铝城”的转型实践,为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突破提供了鲜活样本。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