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周至县作为“中国猕猴桃之乡”,2025年持续推进猕猴桃产业“九大提升工程”,构建全产业链2.0模式。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稳定在43.2万亩,年产量达59万吨,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带动32万群众嵌入产业链条,重点果区人均年收入达21500元。通过标准化种植、市场化引领和品牌化突围,周至猕猴桃优果率突破90%,产量提高30%以上,并连续十年蝉联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浆果类第一位。周至县建成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哑柏板块,推动苗木花卉产业数字化转型。哑柏镇裕盛村通过“西部裕盛花木城”带动集体经济及村民增收,村民人均收入达21000元,部分青年通过电商直播年均收入超30万元。此外,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增长1.41%,总产量达25.7万吨,形成以尚村镇、终南镇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基地。

工业:周至县以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为核心,打造“西安制造、周至配套”的产业新城。园区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25家,培育规上企业2家,2025年新增投产企业3家,预计年产值达4.8亿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园区获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与高新区集贤比亚迪基地形成产业联动,推动县域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在生态工业领域,周至县加快集贤园建设,金凤水厂(一期)建成投用,保障园区高质高效发展。同时,全县推进“电商+产业”战略,电商交易额突破65亿元,入选“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2025年,周至县计划新增市场主体3491户、“个转企”23户、“五上”企业20户,培育外贸企业3户,完成进出口总额3000万元。

城建:周至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25年全面完成秦岭核心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河道4条,修复水毁工程4处,黑河金盆水库入选“西安市幸福河湖”。在空气质量方面,全县综合指数同比改善,全面完成市任务。基础设施方面,周至县启动鄠周眉高速、兴平至周至高速引线建设,推进县城排水防涝治理项目,新建雨水主管网9.22公里,清淤改造排水渠411米,完成总工程量的85%。此外,全县新建政务服务驿站2个、暖心警务会客厅16个,1120事项实现跨省市通办,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第一名。

教育:周至县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2025年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组建高等教育专班,推动培华学院落地开工,华清学院二期、现代学院、西京学院建成投用,打造学科集群和科研基地。在基础教育领域,全县投入专项资金1132万元用于校舍安全改造,排查整治隐患62项,整改完成率达91.93%,确保121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可靠。为提升教育质量,周至县创新实施校长竞聘制和教师交流轮岗制,教育综合满意度排名全市第二。同时,全县推进“五育”融合发展,创建“平安校园”,并通过“金融顾问‘登门行’”等改革举措,搭建融资“快车道”,支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周至县计划新增学位1200个,建成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6所,进一步缓解入学压力。

西安市周至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县将聚焦“深化六个改革”任务,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智能化、城市生态化、教育普惠化再上新台阶。未来,周至县将持续以创新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县、文旅融合标杆区,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县域力量。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