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报手机客户端
一根粉条闯世界:盛田农业的百年产业化之路
2025-11-23 16:34  点击:38731
  本报讯(记者仓超通讯员张晓辉)禹州报道:河南禹州,一座百年粉坊正以匠心为底色、创新为笔墨,将寻常的土特产打磨成风靡全球的食品名片。“让禹州粉条像意大利面一样,走上世界餐桌!”在河南省盛田农业的厂区里,省级非遗传承人孙继周掷地有声地道出这一愿景。
微信图片_20251123165552_78_200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854_773
  从1916年的“老孙家百年粉坊”起步,这家企业已传承五代,跨越百年。如今,盛田农业不仅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到现代企业的转型,更将红薯粉条卖到了英美市场,出口单价达到国内售价的三倍。
  01百年传承,从一口锅到龙头企业
  盛田农业的前身,是1916年由孙金泉创立的“老孙家百年粉坊”。创立之初,仅有一个锅台,日产量不过500余斤。历经五代人的坚守,1996年,第四代传承人孙继周将粉坊迁至禹州市北高速路口,开启从传统手工向半机械化生产的转型。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912_615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916_882
  2015年,孙继周做出关键决定:辞职创业,全面接手家族产业。他将“老孙家百年粉坊”正式更名为“盛田农业百年粉坊”,成立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完成从作坊到现代工厂的进化。如今,盛田农业已发展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红薯制品产业集群核心企业。2017年获“河南老字号”称号,2024年成功获批“中华老字号”。
  02技艺革新,破解百年行业难题
  盛田农业百年长青的秘诀,在于传承中的持续创新。禹州粉条制作技艺拥有六百余年历史,已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922_395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928_779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933_477
  传统粉条制作需经历选料、洗薯、剁薯、磨薯、漏粉等十八道工序,凝结着农耕文明的智慧。然而,行业长期存在两大痛点:依赖明矾添加、食用前需长时间泡发。为攻克难题,盛田农业组建了12人的博士研发团队,联合中国农大、河南农大、南京农大、许昌学院等高校,投入超200万元研发资金。历经三年半技术攻关,终于突破红薯粉条保鲜技术。2016年,该技术在中国杨凌农高会上荣获“后稷奖”。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938_287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942_874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946_717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3952_078
  通过淀粉改性与糊化工艺创新,盛田农业成功研发出“开水冲泡59秒即食”的鲜粉条,口感筋道爽滑,推动粉条从烹饪食材升级为便捷主食,解决了困扰行业百年的技术瓶颈。
  03产品矩阵,从单一到多元拓展
  在坚守传统风味的基础上,盛田农业不断推陈出新,让小小粉条焕发全新活力。在功能化方面,企业开发出控糖、高纤维等健康新品,并融合山药、黄精、熟地等药材成分,推出食药同源系列粉条。在多样化方面,利用冻干锁鲜技术,生产出能保留番茄、胡萝卜、南瓜营养的蔬菜鲜粉条,以及藜麦、燕麦复配的杂粮复合粉条。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4001_220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4006_924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4012_709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4019_453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4025_222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4032_085
  如今,盛田农业已开发出红薯粉、紫薯粉、蔬菜粉、食药同源粉等四大类14个品种,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04市场开拓,从本土到全球
  在市场竞争中,盛田农业始终坚守“只做让自己爹娘放心吃的粉条”的祖训。这一朴素的信念,成为他们打开高端市场的金钥匙。高端渠道的突破。盛田农业与锅圈食汇联合开发“59秒鲜粉火锅套餐”,通过胖东来合作实现高端商超全覆盖。同时,也成为海底捞、小天鹅等知名餐饮企业的供应商。国际化布局。更令人惊喜的是,盛田农业的红薯粉条成功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在粉条行业是首家通过深圳“圳品”认证的企业,鲜粉条出口到英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美国市场,他们通过了美国FDA食品安全认证,取得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4039_651
  目前,盛田农业正计划与故宫联名推出“素鱼翅”礼盒,复刻乾隆贡品故事,打造“爆品”大单品,目标在三年内覆盖“一带一路”大部分国家,实现海外营收占比达15%。05三产融合,打造农业生态
  盛田农业没有止步于粉条生产,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农业生态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产业链上游。他们在许昌朱阁、古城、浅井等镇,与当地农户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3万亩,采用“订单农业+技术帮扶”模式。这一举措直接带动2600余农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文旅融合。盛田农业还打造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AAA级工场级景区。园区内的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非遗传习所和“红薯公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观学习。
微信图片_20251123165339_77_200
  未来愿景。孙继周表示,他们计划三年内开设50家融合体验中心,让传统的粉条变得更加时尚。这种集制作体验、餐饮、销售于一体的模式,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
  在盛田农业高度自动化的车间里,最动人的不是日产万斤的效率,而是那句“只做让自己爹娘放心吃的粉条”的朴素承诺。
微信图片_2025-11-23_164055_167
  正是这份对待产品如对待至亲的敬畏之心,驱动着这家百年工坊,从一个禹州乡土企业,稳步成长为享誉国际的食品品牌,完成了从地方特产到全球化商品的完美蜕变。
发表评论
0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