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林栓
盖闻华夏文明,肇自羲农,绵亘千载而不衰;艺苑星河,灿于夏商,光耀宇内而弥彰。钟鼎铸文,曾记三代之盛;简牍传史,犹存百代之章。及近代以降,科技兴邦,电视之艺应时而生,承前代之史重,启兆民之蒙昧。慨乎!丹青绘景,难及瞬息之变;典籍载言,未若声形之彰。此术以屏为鉴,录社稷之沿革兴衰;以光为笔,绘山河之苍莽葱茏。上承诗骚雅颂之韵,下传薪火千代之芳;左映黎元悲欢之态,右振少年豪雄之肠。盖其肇兴以降,载文明之基因而不坠,担时代之使命而弥刚,为复兴之鸣铎而高亢。今观荧屏万象,感其功昭日月,遂作斯赋,颂其伟绩,以励吾辈炎黄,气贯万里长虹。
若夫荧屏肇始启新宗,赤子初心凝伟功。《易》云“生生不息,厚德载物”,电视之诞,恰契斯道,乃科技与人文共振之结晶,亦为时代呼唤之回应。建国伊始,神州甫定,百废待兴。艺苑先驱怀拓荒之志,携赤诚之心,于无寸土之基上擘画蓝图,于缺器材之境中肇启新工。一九五八,荧屏初朗,“北京电视台”立,开华夏之先风。彼时匠者,以荧屏为缣素,以光影为笔锋:录《东方红》之浩气,传开国之欢容;播《地道战》之壮烈,育家国之精忠。虽设备简陋,然初心弥笃;纵技艺初萌,却使命坚贞。中华少年,当感其赤诚,承此初心,志凌霄汉;效荧屏之英烈,立报国之丹忱。
至若革故鼎新拓新境,躬行服务润民衷。《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电视之兴,实契斯宗,乃应改革开放之洪潮,顺民众精神之渴求。彼时神州大地,破冰除弊,春潮澎湃涌九州;艺苑同仁,乘势而上,壮志凌云拓新程。设备迭代,历黑白而彩屏焕彩;内容拓疆,自单一而百类争雄。《西游记》腾云蹑雾,展华夏神话之雍容;《红楼梦》锦衣华服,显古典文脉之醇浓。及至新时代,更秉“以人民为中心”之旨,创精品以惠民心,施雅韵以化世风。《觉醒年代》述先驱之求索,燃青春之炽烈;《山海情》记扶贫之艰卓,励实干之毅勇。中华少年,当法其进,力拓新境,气贯长虹;承荧屏之智蕴,铸兴邦之伟功。
尔其兴邦化育凝文脉,逐梦扬帆竞豪雄。《书》云“经天纬地,化成天下”,电视之兴,恰契斯功,乃应民族复兴之伟业,担文化传承之重纲。当此之时,神州崛起,复兴号角高鸣震寰宇;艺苑同心,荧屏赋能力助腾龙翔。电视艺术既为文脉之载体,亦为育少年之熔炉,以声形传华夏之魂,以光影铸民族之魂。以文化人,播华夏文脉之芳,若春风拂草而萌新;以艺育少,树家国情怀之种,似夏雨润松而凌霄。《中国诗词大会》启稚童之诗心,吟千古之雅韵;《典籍里的中国》探古籍之奥义,传百代之遗风。荧屏之上,航天英雄抒揽月壮志,励少年逐昊天之梦;奥运健儿展折桂豪情,激学子竞赛场之雄。中华少年,当乘此势,逐梦扬帆而凌云;继此薪火,创功立业而扬宗。
赞曰:
荧屏初耀赤霞红,
半纪耕耘势贯虹。
墨韵诗风传万代,
丹心壮志照万瞳。
创新不负山河志,
化育长培栋宇雄。
更待雏鹰承圣脉,
高翔直上傲苍穹。
———————
(王林栓:中国红色诗人、中国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老教授文化院执行院长、郑州市青少年诗书画学会会长)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