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好“小食堂”托起养老“大民生”
大隗镇纸坊村老年人口较多,70岁以上老人约有180人。村内历来重视敬老助老工作,每逢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均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深受群众好评。为进一步解决70岁以上独居老人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日常用餐难题,同时减轻子女照料负担,纸坊村将日间照料中心改造升级为老年食堂。该食堂设施完备,证照齐全,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运营,每周提供六天不重样的餐食,每餐象征性收取2元费用,覆盖70岁以上老人及部分困难群体。
食堂运行后,实际就餐人数远超预期。经村委商议并广泛征求村民同意后,决定拆除日间照料中心内废弃的老戏台,新建一座专用助老餐厅,为老人营造更宽敞、舒适的就餐环境。通过“幸福家园”平台,纸坊村筹得善款8万余元,并获得郑州慈善总会1万元资金支持,顺利建成可同时容纳百余人就餐的钢结构餐厅。目前,食堂日均接待约60人次,有效解决了村内留守老人的午餐难题,让大家吃上便捷、可口的热乎饭。


因路面破损、路肩塌陷、雨季积水等问题,苟堂村和石贯峪村的村容村貌与村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两村依托“幸福家园”平台,及时发布道路修缮需求,积极发动村民捐款,并争取郑州慈善总会的资金支持,推动道路整修项目顺利落地。
改造后的道路焕然一新,彻底告别了“冲毁易涝”的历史。如今路面平整、排水通畅,村民日常出行不再绕道,农耕机械也可直通田间,真正打通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用实实在在的工程成效回应了民生关切。


为根治因垃圾箱破损、垃圾外溢导致的村庄“脏乱差”现象,龙王庙村和草庙村以“幸福家园”人居环境改善类项目为契机,将垃圾箱更换列为重点民生实事,着力为村民营造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项目实施后,全村破损垃圾箱全部更新。新投放的垃圾箱密封性好,从根本上杜绝了垃圾外溢;密闭设计也有效减少了蚊虫滋生和异味扩散,降低了对周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风险,村民居住环境更加卫生健康。此外,新垃圾箱在设计上更贴合清运实际,便于保洁人员操作,提高了垃圾收集与清运的效率和规范程度。随着环境面貌的改善,村民主动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和积极性也显着增强,逐步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风气。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