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报手机客户端
心中有盏灯,指路向前行----宁陵县华堡镇红色党建基层治理观察
2025-07-07 18:11  点击:191303
       本报讯 (记者孙守广  通讯员高云光)商丘报道:“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用,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完善村级治理,团结带领群众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行。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犹在耳际。
       近年来,宁陵县华堡镇以红色党建为引领,发挥人大、政协两个平台作用,从小处着眼,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凝聚了党心、民心,加快了华堡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基层治理的典范。
       红色基因在此赓续,中共宁柘商县委旧址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全市唯一镇级“省终身教育研学游体验机构”;非遗瑰宝在此传承,徐氏杂技荣登市级非遗名录,第四代传承人华建霞带领杂技世家登上央视星光大道大舞台献艺表演。
      基层治理创新不断,“党建+网格+大数据”让282个网格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六位一体”共建共治模式感召乡贤游子“燕归巢”,一盏盏由游子乡情点亮的“归家灯”,照亮了90%的村级联网路,更温暖了游子与乡亲的心。人大代表议政亭、政协议事长廊嵌入乡村游园,“有事好商量”的民主实践登上新华社重磅政论片,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华堡镇以文化善治凝聚人心,涵养文明新风。
       98个自然村中,69个文化小广场星罗棋布。通过“党委引导、支部组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社会捐助”机制,戏曲、电影、广场舞轮番上演。2024年,“魅力乡村,奋进华堡”广场舞抖音直播吸引80万网友点赞,让乡土文化在云端绽放活力。
       孝善文化是华堡最温暖的底色。镇党委班子带头为百岁老人贺寿,升级后的孝善园、综合养老示范园集养老食堂、照料中心、孝道讲堂于一体,“孝善之乡”实至名归。融入孝善文化的“十字”调解法,更成为润滑邻里关系的“金钥匙”。“以前一点小事就拌嘴,现在心里有啥不痛快,到孝善园里唠唠,想想‘家和万事兴’,气也就顺了。”华堡村高华玲深有感触,“如今村里人心齐,有事大家帮,真像一家人。”
       产业兴则乡村兴。华堡镇深悟“千万工程”产业引领共富密码,立足资源禀赋做强“二白一黑”(羊、鸽、驴)特色养殖——豫东牧业稳居全国种山羊繁育“头把交椅”,天明鸽业乳鸽产量位列全省第二,天牧驴业领跑全市。今年5月,华堡镇成功跻身“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行列。
       更大的惊喜藏在指尖翻飞的藤条里。“千万工程”的春风吹活传统手艺,“藤编+”模式点草成金,329家藤编企业、2800多个加工作坊,共同织就“藤编吊篮之乡”的金字招牌。
       “公司发料+农户手编”的模式,让付集村民孟庆霞的生活彻底改变:“以前撇家舍业去打工,心挂两肠。现在好了,在家编篮子,一天能挣百十块,孙子照看了,钱也挣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像孟庆霞一样,万余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小藤条编出了年销售超10亿元、畅销欧美东南亚的大产业。华堡镇镇长冯紫伟感慨:“‘千万工程’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键就在真抓实干,让百姓口袋实实在在鼓起来。”
       华堡镇以“千万工程”为镜打响的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该镇紧盯“村口、庄头、路边、坑旁、桥下”,清杂物、拆旧墙、堵污水、添新绿。更令人惊叹的是“华堡速度”:乡贤带头、全民参与,华堡村、张路口村文化广场“0元开建、0元地租,45天建成”。随着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转、集镇区路灯全部亮起,“四好农村路”串起田园风光,华堡镇接连斩获省级生态、卫生、文明村镇叁项桂冠,绿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银山。
      “推窗就见绿,抬脚到广场,这日子美着哩!”老君屯村村民董志兰的笑脸,是环境蝶变最生动的注脚。
      “小路灯照大民生”:群众捐出来的“光明路”
       夜幕降临,华堡镇李楼村新安装的100盏路灯齐齐亮起,村委会委员王秀娟站在村口,看着晚归的村民感慨:“一天捐够6.5万元,乡亲们抢着为‘自家事’出力,真给力。”
       通过“四议两公开”,李楼村从动员到完工全程透明。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道锋感慨:“我发了叁次拒捐信息才结束捐款。这是村民信得过村里,更信得过党。”
       在华堡镇,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赵石庄村60盏路灯照亮1800米村道,朱楼村游园里孩童嬉戏,华堡村小公园30亩绿地惠及2100人……
       数据还在更新,华堡镇“捐赠一盏灯照亮回家路”活动,连接华堡镇域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已安装1300余盏,总里程达45公里。98个自然村村级群众文化小广场已建设69个,打通了49条群众急难愁盼的断头路,修通了6条群众期盼已久的环集镇区道路。镇长冯紫伟说:“党建引领不是喊口号,是带着群众一起干、围着需求转。”
      “让叁尺巷子,得六尺和气。”6月15日,在宁陵县华堡孝善园的调解室内,村民李某和赵某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人为宅基地边界争执半年,却在县人大代表王清丽搬出“六尺巷”典故后当场和解。
       调解室外,79岁的义务“管家”、老党员王振宗正擦拭着“孝善典型”展板,墙上的“十字调解法”被阳光映得发亮:“接、看、听、辨、悟……步步都是人心账啊!”
       这座由闲置院落改造的孝善园,开园7个月化解纠纷20余起,举办饺子宴、豫剧汇演20多场,成了宁陵县华堡镇的“和谐引擎”。而在全镇,这样的“治理密码”正悄然改写乡村图景:98个自然村已点亮2800余盏路灯,69个文化广场舞动欢声,41个行政村282个网格精准“织网”,7.2万群众见证着从“矛盾窝”到“幸福地”的蜕变。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河南省农业产业强镇、省级文明村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生态乡镇,宁陵县华堡镇以党建引领为笔,以民生小事为墨,在宁陵县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答卷上,写下了一个“小切口撬动大治理”的鲜活样本。
      “网格+大数据”:小本子里的“民生账”
      “大爷,你家房后的积水问题解决了吗?”清晨,华堡镇平安建设办主任韩坦道穿梭在去往十百户村的道路上,他的网格日志上密密麻麻记着村民的“心头事”:安全隐患、医保代办、纠纷调解……华堡全镇282个网格中,564名网格员既是“移动探头”,也是“跑腿专员”。
      “过去办事靠‘跑断腿’,现在数据跑腿、党员跑路。”华堡镇党委书记张治国介绍,依托“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华堡镇将98个自然村划分为“治理微单元”,通过智慧平台实时归集问题,形成“发现—处置—反馈”闭环。2024年以来,全镇网格员累计排查隐患125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370余起,群众满意度达98%。
       在朱楼村,村党支部书记冷凤兰带着党员干部和群众,40天“拼”出一座村头游园:村民自发捐款16万元,改造废弃坑塘,添置游乐设施,实现绿化亮化,600人的小村焕然一新。
      “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自然跟着上。”冷凤兰抹了把汗,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她又赶紧扯起水管,与村委委员朱广位开始为新栽植的苗木浇水。
      “孝善治村”:老理儿化解新疙瘩
      “饺子一包,恩怨全消。”在华堡镇孝善园的饺子宴上,妯娌因共揉一团面冰释前嫌。
       园内,银发奶奶教孩子剪窗花,白胡子爷爷讲“卧冰求鲤”的故事。移风易俗的鲜艳墙绘下,村民董志兰感慨:“以前比谁家彩礼高,现在比谁家老人笑得多、谁家最团结和谐。”
       在孝善园的启发下,郭八村在成都经商的成功人士赵军胜也动了“心思”:与村支书赵长显商议,利用他经营团体餐饮的资源优势,由其出资50余万元改建综合养老示范园,为周边9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一日叁餐,60岁以上的老人凭身份证可享受优惠就餐,再按村规民约为乡亲操办红白事。5月6日开园当天,赵军胜就免费送出近千份“爱心餐”,有人问他图啥,他笑着说:“就图让家乡的老人吃上口热乎饭,反正不能图赚钱。”
       文化软实力成了治理硬支撑。2024年,华堡镇126位“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成为楷模,通过“党建引领、村支部主导、党员带头、企业捐赠、群众参与”的模式,建成了养老示范园、孝善园、养老大食堂、69个自然村文化健身娱乐广场等综合体。
       在张路口村,废弃坑塘变身“政协议事长廊”,村干部楚宗彬说:“有事咱就商量着办,矛盾在亭子里聊开了,心气在长廊里就捋顺了。”
       数据背后是民心升温、产业升级:全镇散养猪1万头、蛋鸡30万只,牧塬生猪年出栏50万头,藤编吊篮年销10亿元;形成“二白一黑”产业格局,豫东牧业是全国种山羊繁育基地,天明鸽业是全省第二肉鸽养殖基地,天牧驴业是全市第一……产业旺了,乡风好了,人民群众的心思全扑在了“比孝顺、比干事”上,乡村全面振兴指日可待。
      “小路灯照大民生”:群众捐出来的“光明路”
       夜幕降临,华堡镇李楼村新安装的100盏路灯齐齐亮起,村委会委员王秀娟站在村口,看着晚归的村民感慨:“一天捐够6.5万元,乡亲们抢着为‘自家事’出力,真给力。”
       通过“四议两公开”,李楼村从动员到完工全程透明。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道锋感慨:“我发了叁次拒捐信息才结束捐款。这是村民信得过村里,更信得过党。”
       在华堡镇,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赵石庄村60盏路灯照亮1800米村道,朱楼村游园里孩童嬉戏,华堡村小公园30亩绿地惠及2100人……
       数据还在更新,华堡镇“捐赠一盏灯照亮回家路”活动,连接华堡镇域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已安装1300余盏,总里程达45公里。98个自然村村级群众文化小广场已建设69个,打通了49条群众急难愁盼的断头路,修通了6条群众期盼已久的环集镇区道路。镇长冯紫伟说:“党建引领不是喊口号,是带着群众一起干、围着需求转。”
       执政为民,坚持群众路线,党的公仆,就应该知百姓冷暖,华堡镇的人大代表“议政长廊”,政协委员“议事亭”,蹲下身子同老百姓商量,铁脚板踩泥土,公章盖在板凳上,塑起人民民主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强基因。 
发表评论
0评
暂无评论